崇祯一想到杨嗣昌就觉得越发烦躁,让他勿要再提,稍后再议,先解决辽东问题。
锤匪的使者来做什么?
高起潜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急的走了几遍,还没拿定主意。
一想到这里,高起潜决定还是要见一见,万一赚到了呢。
要不是邵捷春服毒自杀,他也想把这些有能力的人都给捞出来,为大明效力。
“高督军。”孙传庭不卑不亢的行了个礼,这才笑道:“身负重任,多有打扰,还望勿要怪罪。”
没成想洪承畴这个主意出完之后,他把他自己给主动送上去了。
但轮到谁去跳,还得好好琢磨琢磨。
眼看着辽东战火再起,朝廷又拿不出什么有效的遏制手段,他如何能不着急?
陈新甲为了防备锤匪也提出了他的建议,比如在天寿山那块地界设置总兵。
西南、东北、中原都乱成一锅粥。
吴国俊万万没想到被他放回去的那几个言官,竟然有如此大的能量,直接把洪承畴给总理辽东诸事,顺便把他靖辽侯给摘出来,不用去趟辽东那浑水。
新任兵部尚书陈新甲自是有些魄力的,奈何依旧被言官们弹劾,毕竟哗变不是小事。
第二,督臣不宜驻中后,应暂驻前屯为安全。
倒是洪承畴的手段,让陈新甲认为,还有五五开的可能性。
最气人的是吴国俊这老小子,不知道怎么就那么得陛下的欢喜,封他为靖辽侯。
什么监军不重要,清军鞑子来了之后,他更是不发表意见,一切行动都听祖大寿的。
“孙传庭?”
洪承畴都怀疑新任兵部尚书陈新甲,是否也与锤匪有勾结。
他们对别人要求都是圣人标准,对自己要求都是:没有要求!
看一看金国凤是怎么打赢的,他可是想跑没跑了,才被迫打赢的。
孙传庭却是摸着胡须开口:“既然如此,我直接去见高起潜吧。”
什么阿猫阿狗都配他亲自接见?
他还担心出关士卒数多,关外粮草一时难以供应。
待到门子第二次汇报时,带上些许哆嗦,说他是锤匪的人。
按照目前而言,陈新甲都想把关在诏狱里的人都放出来可以遇见,他身边真的没什么拿得出手,可用之人了。
可孙传庭渐渐的绝望了,他本就是被人布置的一枚棋子。
这就直接把方一藻的判断给推翻了。
但这种事方一藻指定不会上报,战事的结果是金国凤赢了就行。
“你堂堂一个读书人,竟然给反贼卖命,甘心当走狗,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。”
只剩下西北的贺今朝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搞事,出其不意给崇祯一锤子。
高起潜是崇祯控制关宁军的一把刀,但这刀也有自己的想法,不说照顾吴三桂吧,那也是多与祖大寿等人商议战事。
高起潜是个“知兵的”太监,所以被孙传庭这话给激住了。
“所以今日筹辽绝不能单纯说守,必守而兼战,然后可以才能守得住;
而战又非浪战,必正而出之以奇,然后可以守其战。”
崇祯召集廷臣议事。
吴国俊还有重任,无需跟随大军行动。
大帅要与大明进行议和的事情,议论的怎么样了?
但奈何陛下十分信任吴国俊,高起潜自是与吴国俊有交流,但并不是很熟。
毕竟主意都让洪承畴出了,那不是显得“中枢”没有参与感吗?
调整如下,第一,抚臣不宜移驻塔山。
孙传庭站起身来:“更何可我身后还站着贺大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