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90章 谁出主意谁就去(2 / 4)

结果因为军纪稍微严格了一些,明军士卒在夜里发生了哗变。

自从他加入锤匪后,还未曾喝过什么好茶呢。

兵部指出,目前清兵没有西进迹象,通州兵没有必要调防。

洪承畴的战略部署。

孙传庭受到贺今朝的重用,近日代表锤匪促成议和之事。

这个时候过去,除了危险就是危险。

以山海、永平抚臣朱国栋驻关门,以镇臣马科出中前。

孙传庭作为议和的使者。

请求崇祯予以批准实行。

如清兵一部出高桥,就会切断塔山与松、锦的联系。

“此数语,真老成筹边,即韩、范(韩琦、范仲淹)方略都比不过此督臣啊。”

在徐州设置重镇,开通两京咽喉,向南保护皇陵,中间防守漕运,保住京师的粮食供应。

这说明当初自己所做的工作是有效的。

上面提出的问题,朝廷都会给予解决,你把心放肚子里吧。

如出连山,则切断宁远与塔山的联系。

吴国俊主要是思索,该怎么跟他接上头,且不能暴露自己。

你我各位其主,还是心平气和交流一二为好。”

孙传庭示意一旁的管家给他倒茶,连点待客的礼仪都没有。

其余人当督臣前往辽东那个地界,估摸也就是损兵折将的下场。

实不相瞒,山陕之地连年灾旱,我家大帅目前不到最后一步无心发动战事。

同时着手改编军队,严加侦探、强化训练、整顿马政、演习火器、查禁贪占等事务。

锤匪如今占据三省,他是有能力来突袭紫禁城的。

为了让崇祯放心派遣洪承畴领军前去,吴国俊又派王鹏进京去催促一二,尽快凑成此事。

别看吴国俊杀的鞑子分量不小,可他哪次能指挥大军战胜清军?

还不是靠着优势兵力家丁,来寻找二三百人的清军队伍进行绞杀。

“大明都能与建奴主动求议和,与我锤匪议和又能怎么滴?”孙传庭示意管家再给他倒茶:

面对高起潜的讥讽,孙传庭并不在意:“高督军,我是奉我家大帅指令想要与大明议和的。

宛如个标签,就那么的挂起来,让大家看着。

看看洪承畴,不愧是他最能拿得出手的督师。

否则不会出这种主意。

第二天。

“这京师周遭关外鞑子能肆虐,我锤匪就不能来肆虐了吗?”

以吴国俊所率一万五千四百出镇于前屯、中后之间。

但洪承畴显然是误会陈新甲了,他也是想要做出一番成绩来的。

“他莫不是来投降的?”

“若是不知兵,如何被大帅派过来议和?”

那孙传庭作为使者,已经到了蓟镇地界,就是想要进一步的促成议和之事。

然后他们建议崇祯,由洪承畴主要治理辽东之事。

高督军若是不能操办此事,我家大帅就只能领兵东征,到京师外跟大明皇帝议和了。

随着孙传庭的进入,高起潜发现此人颇为高大,且还是一副文士打扮模样。

崇祯对此方略极表称赞。

因此,抚臣仍居宁远为上策。

“我怎么知道你们是否是真心议和?”

吴国俊不知道要如何把他送到高起潜面前。

陈新甲心中虽然赞同杨嗣昌议和的策略,但此时旁人在场,他也不敢率先开口。

“嗯?”吴国俊颇为诧异的道:“你就不怕他把你给千刀万剐,讨皇帝的开心?”

“我大明如何能与反贼议和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