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5章 换防进修(1 / 2)

花旗对莱特岛外围的攻势,在东瀛朝野引发了剧烈震动。东瀛军界高层深知,一旦失去该岛,联合舰队将彻底失去大半油料补给,庞大的舰艇只能沦为海上铁礁。所谓绝对防御圈战争也将失去所有转圜空间,唯有死战一途。

大本营内气氛凝重,将军们清楚终极决战已不可避免。此战结果将直接决定帝国的命运:是战败后尚能保留部分在华利益,还是彻底满盘皆输。

在此背景下,“捷字一号作战”计划被急速推进。海军舰队、航空兵、运输船队及潜艇部队全面动员,陆军单位与作战物资也全力向前线输送。

与之相对,华夏战场上的军事行动被暂时搁置,东瀛陆军各部奉命收缩战线,不得擅自组织进攻。

相应的,作战厅几位参谋迅速研判出东瀛的战略意图,一致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。此时若配合花旗军队发动大规模攻势,不仅能收复大片失地、换取花旗方面更多援助,还可维持部队作战能力,重振民心士气。

Stillwell将军也持相同看法。他认为,只要沿此方向推进,不仅能有效歼灭日寇有生力量、实现牵制敌军的目标,更能提升华夏战区的战略价值,凸显他本人的指挥成效。

双方意见不谋而合,很快达成共识。作战厅立即着手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,并将方案上呈至办公室,等待最终批示。

当这份详尽的计划呈报上来时,几位参谋分别在图纸与沙盘上进行演示,何参谋长则从头至尾进行了清晰讲解,将整个作战构想阐述得明明白白。

他听得十分清楚,也相信此役必胜。只是这份战功,该如何安排……他沉吟片刻,轻咳两声,问道:“新编十二军,现在整编得如何了?”

“报告委座,经过三个月休整,兵员已补充完毕,装备也已全部换装美械。下辖三个师及一个炮团,总计四万三千余人,具备完整战斗力。”何参谋长立即应答。

“嗯,给我接胡伯玉。”他点了点头吩咐道。

电话接通,侍从官将听筒递来。他接过听筒,语气严肃:“伯玉啊,你的部既已整补就绪,正宜赴前线淬砺锋芒。你应当知晓,仕民所部自进攻南昌以来,复转战闽省策应,鏖战日久,将士疲敝。今命你前往接防,令其暂归后方整休。唯吾有一言相诫:昔年石牌一役,部队奋勇死战之锐气,当再复现于今次战场。万不可有负厚望,致令军威受损。此令既下,汝当勉力为之!”

他在这头严肃地交代着任务,下面的人却已心照不宣:林译战功太大,是时候让他稍作休息了。胡伯玉身为黄埔四期,又在石牌打出威名,正是该提拔的时候。

这番调动,明面上是轮战,实则是给胡伯玉一个积累战功的机会,为日后重用铺路。

后续各部的轮换调整,几乎都遵循这一思路:让各方势力的部队轮流上阵,共享战功。如此安排,各方都能沾光,倒也皆大欢喜。

散会后,辞公匆匆返回办公室,修书一封交给贴身副官,嘱咐道:“立刻安排可靠之人,亲手将此信交予林译。告诉他,不必计较一时得失,务必着眼长远。”

副官领命而去,当夜便安排专人搭乘专机赶赴前线。信函于次日送达林译手中。

此时的林译正觉一身轻松,战事于他已然告一段落,是时候规划今后的生活了。他刚收拾好行装,准备与随从离去,一位军官却适时出现,将密信递到他手中。

林译展信阅毕,微微颔首,转向来人道:“请代学生回禀辞公,林译明白了,定当遵照办理。多谢辞公良言相授,学生感念于心。”

目送信使离去,林译登上吉普车。一路沉默,心中已有计较。下车后,他当即找来纸笔,一挥而就写好了申请,交由警卫员即刻上呈。

“陆大……”他轻笑着摇了摇头,语气里带着几分自嘲,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