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不值钱,值钱的肉背后的价值。祭祀开国王的肉只有最正统的继承人才可以享用,因为这是老祖宗的恩典和赐福,转送给秦,不是意味着把天下转送给秦。周王室的无奈已经是只剩下最后的一面旗帜,还是不管用的旗帜。
一个政权没有自己的兵,没有自己的经济实力,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,事实证明是不可取的。分封制创立的条件是大家都很穷,谁也干不掉谁,为了抱团取暖,拥护一个势力最大的当头,大家一块玩。一旦经济发展到有较强的势力出现的时候,局势就发生了变化。各人有各人的地盘。各人有各人不同的施政纲领,发展不一,说不定什么时候有一个厉害的就冒出来了。因为在人家的地盘人家说了算。这就是分封制的历史限制,早晚有一天会统一,把所有的生产资源统一到一起,才能国家安定。秦国看到了这一点,所以早早实行了郡县制,但是他的步伐迈的太快,让熟悉了以前节奏的人们一时间无法适应,尤其是六国的旧贵族认为自己的利益被剥夺,新权贵又认为该得的没有得到。利益呀,影响了多少天下豪杰的心!
公元前325年,周厉王四十四年,秦惠王终于拉下脸来,不愿意和周王室玩了,自己称王。有带头的就有跟着跑的,历来是出头鸟不愿意当,跟着凑热闹可以。于是一大堆的王出现了。群王出世,天下大乱。谁都愿意为了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在奔波,谁也不愿意放弃,可就有一个,不是那么好爬上去的。现在好了,大家都是王了,各玩各的吧,大家都平等,谁也不服谁。不能大小王都是平等的吧,总得排排座位分果果吧。认为自己混得不错的,显然不服气,那就打得你服气。天下战乱不断。
公元前321年,周显王眼不见心不烦,死了。活的岁数不小,干的事情不多,但好歹给历史纪年发挥了一下贡献,把周王朝的历史延续了下来。该周慎靓王发愁了,周慎靓王不让别人看热闹,我不发愁,凭什么呀,在位6年,死了。黑锅辈辈传,传到了周赧王的身上,周王朝的历史终于走到了最后一个王。在周显王的时候,周王室就分成了两派。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说法,西周和东周,一个住在成周,一个住在巩。这和历史上所说的西周和东周是两码事,不过周王室内讧造成了两个独立的政权。但是史学家依旧按照正统的周显王一脉来纪年。原来正统在东周,后来又迁到西周去,乱糟糟的,瞎折腾,反正都是窝里斗,大家都站在旁边看热闹,没有人管。